2003年元月19日深夜,地处排湖之滨的湖北仙桃市郭河镇姚河村,被一阵紧似一阵的北风裹挟着。就在人们捂紧被褥熟睡之时,一桩意想不到的血案发生了。
凶杀案现场在姚河村三组村民黄巨新(又名黄孝松)家的渔棚内。
黄家渔棚建在两块鱼池之间的草地上,离人烟稠密的村子不到一百米。渔棚坐北朝南,砖瓦结构,面积有七八个平方米,开有一扇门,棚内置有一张木床,地上堆放着一些鱼饲料和杂物。37岁的黄巨新身着内衣仰卧在床上,他的喉管和颈动脉等均被砍断,脑袋与肢体几乎要分离,在他的腰部还插着一把一尺多长的带木柄的点红刀。鲜血染红了床单被子,流在地上的血也凝成了一块块。
图片
显然,黄巨新被他杀无疑。伴随着他妻子印大姑那悲痛欲绝的哭声,善良的村民们纷纷来到黄家渔棚。要知道,黄巨新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汉子,在姚河村口碑很好,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都哭着说:巨新这伢是个提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人啦!
发自群众肺腑的声音自然是真实的。黄巨新本分厚道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惨遭杀害让全村人悲痛不已。
是何人昧着良心要杀死黄巨新这个老实本分人呢?
当仙桃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侦查员和郭河派出所民警闻讯赶到排湖岸边的杀人现场时,已是元月20日上午9时许。
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是侦破案件的第一关。侦查员经过紧张细致地工作,很快获悉了与案件有关的一些情况:
一是最早到达案发现场的人是死者妻子印大姑。据印大姑反映,20日早上六点多钟,妹夫鄢云年(本村四组人,35岁)来自家喊巨新,要巨新与他一道帮在郭河街道建房的舅兄倒模。她等到七点多钟仍不见在渔棚守夜的丈夫回家,感到有些反常,便来到渔棚喊人,一进门就发现丈夫被人杀害了。印还反映,以前夫妇二人在渔棚守夜时,门都上插销,丈夫的胆子小,他夜晚拉尿都拉在渔棚里的一只塑料桶内,19日晚上他一个人在渔棚内睡觉,估计是要上插销关门的。
二是发案现场渔棚的门锁完好,无撬拨痕迹。黄家渔棚的门锁是一个牛头锁,门内还有插销,牛头锁和插销都没有被撬拨、破坏的痕迹。
三是杀人凶器很特别。插在死者腰部的点红刀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带着木柄,且木柄比较粗糙,二是刀身上刻有“平吉圣”三个字,经仔细辨认这三个字极可能是铁匠打造这把刀时特别打烙上去的。
四是在现场附近发现了女人的胸罩。侦查员在渔棚附近的草地上发现了一个半新的女用白色胸罩。
图片
五是在黄家鱼池中发现一台“红山花”牌旧落地电风扇。据印大姑反映,这把电风扇是她放在渔棚内的,前些日子不知是谁将它扔到了鱼池中。
六是死者会木工手艺,曾外出打工做过木工活。
七是死者家最近刚刚建了一幢两层楼房,花去一万六千余元,有些刹尾工作正在进行中。死者家在鱼池上的投资近八千元,因此家中没有什么积蓄。
八是死者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儿女都在郭河街上读书。死者的妻子精明能干,要强,夫妻关系比较好,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矛盾。
九是死者性格比较内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偶尔与村里人打打牌,输赢额都很小。
十是法医对死者胃内容作解剖分析,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为19日晚11时左右。
结合上述十个方面的情况,侦查专班对案情作了初步分析和推测:
一是根据死者身上无搏斗痕迹,加上尸体在床上等情况,推测死者是在床上被人杀死的,死者家渔棚为杀人现场。
二是按死者的生活习惯,他不可能敞开门睡觉。死者渔棚门锁及插销完好无损,说明凶手极可能是喊门入室。因此推测凶手与死者相熟的可能性极大。
三是死者家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一般状况,盖新房,挖鱼池买鱼饲料,供两个小孩上学读书等均须花钱,没什么积蓄,渔棚内更无大额现金和贵重物品,鱼池的鱼也未见损失,加之死者被砍杀的部位均系致命处,凶手作案手段极端残忍。根据这些情况综合分析,此案属仇杀的可能性极大。现场附近发现了女人的胸罩,因而也不能完全排除奸情杀人的可能。
四是根据现场勘查的有关情况分析,凶手为一人的可能性大,但不排除二人或二人以上结伙作案。凶手胆大妄为,属男性青壮年的可能性极大。
五是考虑到姚河村紧靠排湖,外来人员极少,加之发案时间为寒冷的冬夜,凶手直取目标。因此分析作案凶手极可能隐藏在姚河村及附近地区。
六是作案凶手具备带木柄的刻有“平吉圣”字样的点红刀。
案件的性质基本明确后,侦查专班围绕四个方面迅速开展调查工作。
图片
一是围绕死者家人及与外界的利益冲突开展调查。
一个壮年男子被砍头杀死,那他必有对头。尽管村民们都说死者老实本分,似乎没与人结下什么仇,但侦查员们坚信:死者不会无缘无故被杀,死者与人有隐性的矛盾,或有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要加害于死者。
侦查专班对姚河村的八个村民小组二百多户人家,挨家挨户地上门走访,有的家庭走访的次数有十多次,村里一些与死者年龄相近的男子、与死者一起外出做工的木匠及所有成年男子,在侦查员的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没发现像样的嫌疑对象。
二是围绕与死者一起外出做过木活的人开展调查。
据死者妻子和一些木匠反映,死者曾先后到过武汉、深圳、山东、辽宁等地做工,他既打家具、农具,又搞房屋建筑,手艺比较全。与他曾一起外出做活的木匠有70人之多,分布在郭河、张沟、沔城、通海口等地。除几个未回家过年的木匠外,侦查员们认真走访调查了60多个木匠,他们均谈不出死者在外做木活期间与人发生过什么矛盾或有什么隐情。
三是围绕死者家庭及亲属间的关系开展调查。
调查中发现有一个人比较可疑,他就是死者的妹夫陈某。陈某系张沟人,黄家幺妹嫁给陈某后,经常遭陈打骂,幺妹只得回娘家躲避消气,有时陈某找黄家要人,死者和妻子对这个妹夫总是狠狠训斥,并不肯告诉他妹妹的藏身处,陈某与黄家的矛盾很突出。死者被杀害后,陈某作为妹夫没来吊唁,有悖常理,足见陈某对黄家的仇视程度之深。
陈某因找不到妻子可能迁怒于舅兄嫂子,似有作案的基础。刑警大队长李远祥、副大队长曾德禹、郭河派出所所长但明等侦查员深入陈某所住的村子和陈某正在打工的杨林尾镇东荣钢瓶厂调查走访,发现陈某元月十九日至次日早晨没有离开杨林尾,因此从时间上排除了陈某作案的可能。
当侦查员再次走访死者妻子印大姑时,印反映丈夫曾对她讲过一件事:有一天夜里,他在渔棚睡觉时被一个冷东西惊醒,他拉亮床头电灯,发现连襟鄢云年站在床头,他吓了一身冷汗。他问云年这么晚了来渔棚做么事,云年说他没带家里钥匙,门打不开,到这里睡一下,样子很尴尬。这以后,他们夫妇就给渔棚的门加了插销。
图片
侦查员追问她丈夫黄巨新与云年有没有么纠葛,她们姐妹间有没有么矛盾时,印大姑很肯切地说,他们姨夫之间没什么矛盾,我们姐妹之间也过得比较亲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四是围绕插在死者腰部的那把特殊的点红刀开展调查。
以物找人,是侦查工作的一个常用办法。侦查员们没费多大功夫,就在郭河镇别家场村找到了年过70的铁匠平吉圣。
据老铁匠介绍,他原在郭河轴承厂上班,1995年下岗回家开了一家小铁铺,打造小型农家用铁器。对侦查员交给他辨认的这把带木柄的点红刀,他毫不犹豫地肯定是自己打造的。他说一共打造过18把这样的刀,每把刀上都打烙有“平吉圣”三字,以示与别的铁匠的区别。
侦查员请他回忆这些刀的买主时,老铁匠直摇头,称记不起来,他当时卖刀也没有记载。
郭河镇有近十万人,还有邻近的张沟、沔城等地的人也在老铁匠这里买铁器,可见要查到这18把刀的买主及下落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现场遗留的凶器,这条看似非常有用的线索一时还查不出什么结果。
侦查工作的第一个回合没“戏”。
常规的调查工作没有使案件的侦查取得实质性进展,侦查专班研究制订出“信息轰炸”工作方案,以求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很快,郭河镇姚河村三组村民黄巨新被人杀死在自家渔棚内的案情,通过镇、办事处和村三级负责人传达到了全镇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村落。郭河有线电视差转台在滚动播出简要案情时,还特别播出了市公安局悬赏一万元人民币征集破案线索的公告。与此同时,镇村政法干部将数千份公告张贴在郭河的每个单位、每个自然村和邻近的张沟、沔城等镇。
图片
一场“信息轰炸”开始了。侦查专班希望以此获得群众的支持,获得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同时,更希望作案者在“信息轰炸”面前有些反应,有所动作,露出“尾巴”。
转眼羊年的春节过去了。正月初四一大早,刑警大队长李远祥、副大队长曾德禹、郭河派出所指导员马荣华和邵敏、田中洲、刘烈胜、秦仁俊、刘烈波等侦查专班人员就回到了姚河村,他们又一头扎进了案件的侦查中。
2月21日下午,姚河村支部书记谢模寿急匆匆地来到侦查专班的驻地,向侦查专班负责人报告说收到一封检举信,写信人要他转给侦破组。
是群众发动起来了,还是作案者被震动了?不管怎样,这封信是侦查工作处于艰难的时候收到的,侦查员们感到一阵兴奋。
这是一封用胶水封口的检举信,有三百多字,信中以女人的口气写道:
“姚河的巨新被害,我听后一惊。我是姑娘家,有些我不知,只能提一点线所(索),他和我丈夫都是木工,从去年腊月至今年初,我想起丈夫说巨新的话,去年他不知从哪里搞来的钱玩姑娘,这姑娘我认得,我不说名字。有一回,姑娘的丈夫出门三天没回家,他就和那姑娘发生了性关系。正好姑娘的丈夫偏偏和我的丈夫回家,当场就把他们二人捉住,当时姑娘的丈夫一气之下到厨房拿了菜乃(刀)说我要把你们二人杀死,在我丈夫的说服下,才放了乃(刀),巨新下贵(跪)求情,说给钱,还用纸写下了条据。我想巨新的死,是不是她丈夫所害?这事我丈夫不让我写,这是我为巨新打不平偷着写出来的……”
图片
此信是在告知侦查专班这样一个讯息:死者巨新曾与一有夫之妇发生性关系时被女的丈夫当场捉奸。巨新被杀,极有可能是这个女人的丈夫所为。
侦查专班对这封信作了仔细分析:
一是信封是仙桃邮局指定印制的白色标准信封,信纸是学生用的16开横格子抄写本纸,发信日期是2月17日,发信的邮局为张沟邮电支局。据此分析写信人有条件弄到学生抄写本,或她(他)家有学生,写信人或代发信人17号到过张沟邮局。
二是信封上写着“郭河镇姚河村村委会谢末寿收”。“谢末寿”本为谢模寿,只是熟悉他的人喜欢将他的名字写为“末寿”。据此分析,写信人可能熟悉姚河村,熟悉谢模寿。
三是信封上的字与信内的字运笔特征明显不同。信封上的字是用钢笔写的,信内的字是用圆珠笔写的,且没有落款署名。分析信封上的字与信内的字并非同一人所写,写信人不愿暴露自己的姓名。
四是信中错别字有十余处之多,如信中将线索的“索”写成“所”,同意的“意”写成“义”,刀子的“刀”写成了“乃”,而下跪的“跪”则用的是拼音。据此分析书写人文化水平较低,可能在初中以下。
五是信中女性语气较浓,加之其字比较小,分析此信内容为女人所写的可能性较大,但不排除文化水平低的男性所写或他人代写的可能。
这是一封很有价值的检举信。如信中所述属实,则巨新之死极可能与情杀有关。回过头来分析现场附近发现的一个女人胸罩,侦查专班觉得有必要围绕死者在男女关系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调查。
寻找写信人,查找检举信中反映的相关的人和事,无疑成为侦查工作的当务之急。
写信人自称自己的丈夫与死者都是木匠,因此,郭河镇和附近乡镇的木匠及其妻子再次成为侦查员们要重点调查访问的对象。
侦查员们走村串户,细致摸排,一晃快四十天了,但仍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提取到的一些木匠妻子的笔迹也与检举信笔迹不符。
图片
死者与一有夫之妇发生过性关系,这名妇女可能是谁呢?
侦查员在姚河村及周边村组深入农户座谈,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找死者妻子侧面询问此事时,死者妻子也说不出丈夫在生活作风方面的可疑之处。
一些与死者同在外地做过木工活的木匠反映,死者生活作风确实正派,有时同事们外出娱乐,他总是一人呆在屋里,很少出门。有的同事要他出去找个小姐玩一玩,开开眼界,他都不为所动。
看来,围绕查找死者“情人”和死者玩女人这一线索也难再查下去了。
“前段时间,我们摸排出的几个有点可疑的对象能不能通过字迹再下个结论呢?”
“对木匠妻子笔迹的提取比对固然重要,但对木匠本人字迹的提取与比对也不能马虎。”
“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为什么发现不了像样的线索?”
侦查员们不得不回头反思,对写信人的动机和所述内容的真实性再次作了分析,结果发现了几个疑点:
检举人不落自己的真名实姓情有可原,但为何不提检举对象的姓名?
死者既然有情人,为何在村民中、在他的亲属中一点反映都没有?
检举信会不会有诈呢?如果有诈,那极可能是作案嫌疑人故意在引开侦查员的视线。依此推测,“检举人”应该就隐藏在附近,或许已被触动。
死者与外人没有明显的矛盾纠葛,而邻里左右和近亲属之间的矛盾最易忽略。死者的连襟鄢云年为什么在深更半夜突然溜进黄家渔棚呢?这件事的解释难道只是鄢云年本人所说的“借宿”吗?鄢云年心胸狭窄,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
这些疑团,在侦查员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4月2日下午,侦查员田中洲和秦仁俊将鄢云年请进了专案组驻地。在拉了一番家常后,侦查员再次问起他对巨新被杀案的看法,提醒他作为连襟,应特别关心和支持巨新被杀案的侦破工作。
按照侦查专班的安排,两位侦查员要鄢云年写出了对此案的看法和表明自己态度的文字材料。
令人惊讶的是,鄢云年当着侦查员面所写的材料上的错别字与“检举信”上的错别字完全相同,如将线索的“索”字写成了“所”字,刀字写成了“乃”字。书写运笔特征固然可以伪装,但有些错别字的写法在不经意间是难以伪装的。
经刑警大队文检技术员认真比对,发现鄢云年字迹特征与“检举信”上字迹特征极为相符。为慎重起见,市公安局连夜派人将文检材料送往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经文检专家复核鉴定:送检的鄢云年字迹特征与“检举信”字迹特征相同。
鄢云年,死者嫡亲的姨夫,成为此案的重大嫌疑人。
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一间审讯室里,狡猾的鄢云年硬撑着抵赖了两整天,但在审讯专班强大的攻心战和确凿的证据面前,终于低下了头。
图片
通过鄢云年的供述,人们看到了一个心胸极为狭窄、报复心极强的阴险之徒的凶残嘴脸。
1990年,鄢云年与死者妻妹印二姑结婚成家。姐妹俩嫁在同一个村,从小就缺少主见的印二姑便常到姐姐家串门,征求姐姐对家务事的意见。两姊妹来往多了,一些好事的人便开起了玩笑:云年,你家姑娘怎么老往姨夫家跑,你连个老婆都照护不住。其实他的妻子很本分,也很贤惠。这本是人家开的一个玩笑,但心胸狭窄的鄢云年却往心里去了。
过了几年,鄢云年在仙桃城区卖盒饭,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个五六百元钱,但只做了几个月,妻子却要他回去开挖鱼池。他知道妻子没什么主见,准是姨姐出的主意。无奈之下,他弃商回村养鱼,投入大几千元,但鱼的行情并不好。他心里窝着一肚子火,他感到自己作为男人、作为丈夫很窝囊,家里的事都得听妻子的,而妻子则是听她姐姐的。从此,他便认为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窝囊都是姨夫姨姐造成的。
2001年正月初五,鄢云年一家人与姨夫一家人都在印湾村走“家家”,妻子印二姑觉得儿子在吵她,便骂了几句,心胸狭窄的他认为妻子是在骂自己,两人便吵了起来。姨姐印大姑看见了,对他们说了句:“过不好就离婚。”
他认为姨姐是在拆散他一家,便一气之下回了家。
几天后,他找姨夫黄巨新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巨新说的话更不好听:“你们老这样闹,我真希望你们离婚算了。”
姨姐姨夫不是明明在拆散自己的家庭吗?至此,他便萌发了“你要拆散我的家,我要让你全家都死”的报复心理。
2002年9月的一天,鄢云年在姨姐家的饭锅里投毒,姨姐将饭倒给鸡子、狗子吃了,结果鸡、狗被毒死了,幸好人没中毒。
有一天夜里,他溜到黄家渔棚,想对黄巨新下毒手,但未得逞。
到了2002年冬月二十几的一天夜里,他又到黄家渔棚,见渔棚没人,便将棚内的一台电风扇扔在渔池中了。几天后,他买了些小鲫鱼丢到黄家渔池船中及渔池坡上,造成有人偷鱼的迹象,想以此将巨新引到渔棚过夜,他好在渔棚下手将巨新杀死。
2003年元月19日,鄢云年显得迫不及待了。妻子在武汉打工未回家,他将儿子送到外婆家,一个人在家吃了晚饭后准备作案。晚九时许,他带上三年前在某村民家盖房时偷来的一把木柄点红刀和捡来的一个女人胸罩,窜到黄家渔棚前,他先将刀放在棚外墙边,喊巨新开门,称家中门被锁,无处过夜,要与巨新在渔棚睡一夜。
黄巨新听到连襟在喊门,便起床开门,二人未说什么就同睡一头。约摸过了两个时辰,见黄已睡熟,鄢云年便起床到门外拿上点红刀。此时一股要彻底发泄窝囊气,由狭隘心理导致的报复杀人念头占据了他的脑海,他双手握刀向熟睡中的黄巨新颈部砍去,来回使劲砍了两刀后,又将刀捅向黄的腰部。
图片
待确认黄断气后,他便拿上自己的衣服逃离现场,同时还将一个女人胸罩丢在渔棚附近,他要伪造奸情杀人的现场。
20日清早,他便到黄巨新家门口故意高声喊巨新帮舅兄倒模,以此蒙骗别人。
2月16日,鄢云年见侦查员们正四处调查走访,村里又张贴了公安机关征集破案线索的悬赏公告,他害怕公安机关最终查到自己头上,便心生一计,从儿子的数学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以女人的口气写了一封匿名“检举信”,然后在张沟邮电支局买了信封,请一过路老人在信封上写上“郭河镇姚河村村委会谢末寿收”后寄发。
鄢云年以为侦查专班会按他在“检举信”中所提供的“线索”查下去,没想到正是他煞费苦心炮制的这封“检举信”将自己“检举”进了大牢。
几个月后,鄢云年被判处死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淘操盘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公司,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