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孩子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反复强调“不能早恋”,当时的学生大多认为老师这么说只是为了防止恋爱影响到学业,实际上,禁止早恋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便是为了避免孩子们在感情上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导致人生的误入歧途。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禁令,才避免了许多像文树新那样悲剧的发生。文树新,年仅14岁时,便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甚至与他私奔。她曾经天真地认为,这段感情会带给她幸福,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她一记耳光。原本被她视为理想中的“如意郎君”的男子,竟然是一个得到了就开始冷漠的负心汉。最终,这段婚姻不到一年,文树新便因病早逝。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文树新是谁,但提到她的妹妹——著名的翻译家文洁若,文学界的人可能就会知晓。文洁若翻译了许多日文著作,而她的翻译事业实际上也与姐姐文树新的悲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树新的这段离经叛道的感情,导致了一系列无法预见的连锁反应,最终也促成了文洁若与日本文学的深厚渊源。
展开剩余79%文树新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曾考中进士,母亲则是大家闺秀。文家一直注重文化的传承,因此,文树新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虽然她是女孩,但同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她所在的学校是孔德学校,这是一所当时声名显赫的名校。
文树新不仅聪慧过人,还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从小便得到了父母的悉心启蒙,在同龄人中,她展现出了对学习的天赋,尤其是对写作的热爱。她喜欢写些随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能成为她笔下的素材,甚至有过文章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过。
随着对文学兴趣的加深,文树新开始关注起学校的一个新文学团体——沉钟社。这个团体的创办人之一是她的国文老师杨晦,而杨晦老师也因其俊朗的外貌和生动的授课风格,在学生中间拥有很高的人气。文树新对杨晦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尤其是她逐渐对杨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何偏偏是杨晦呢?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杨晦曾是她姐姐的国文老师。姐姐在讲述国文课时,常常提到杨晦,夸赞他为人幽默风趣,教学生动。通过姐姐的描述,文树新逐渐对杨晦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甚至开始在心里默默关注这位老师。
在学校里,杨晦老师的魅力吸引了许多学生,文树新最初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杨晦的兴趣从单纯的好奇,逐渐转变为青春期女孩子对异性的一种痴迷。这种情感的萌动,显然已超出了纯粹的师生关系。
尽管杨晦已经成婚,他的妻子同样是位知名的才女,文树新也曾见过杨晦的妻子。杨晦时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小坐,聊天喝茶,偶尔还会为大家开小灶,讲解一些国文知识,文树新也常常参加。这些互动让她对杨晦的妻子产生了不小的羡慕,而她自己却无法控制对杨晦的爱慕之情。
杨晦,尽管已婚,但最初仍把文树新视作一个普通学生,且他也乐于与学生们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的联系不再仅限于学术讨论,书信的往来也逐渐变得充满了情感,言辞间的温暖与关怀逐渐取代了原本的学术探讨。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文树新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杨晦的深深依恋。
这段不理性的感情,完全是由一个年少的女孩的冲动所主导,而杨晦,则似乎也放任自己被文树新吸引。书信中的感情逐渐变得愈加明显,最终,他们在信中确认了彼此的爱意。可这段私密的情感,却也因此引发了许多不好的后果。
当文树新的母亲发现了这些书信后,她立即安排文树新转学,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引起了无数的流言蜚语,文树新和杨晦的恋情很快在学校里传播开来。母亲坚决反对这段感情,而文树新则表现得异常坚定,最终,文树新和杨晦私奔了。
文家作为一个书香世家,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丑闻,实在难以承受。邻里之间的窃窃私语,投来的异样目光,让他们几乎无法忍受。文家不断尝试说服文树新回家,但她坚决拒绝。最终,文家为了避开公众视线,决定举家迁往日本,这也成为了文树新妹妹文洁若从事日文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文树新凭借着对爱情的执着,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一大胆的决定,结果,却并没有带来她所期望的幸福。杨晦虽然为她抛弃了妻子,开始与她共同生活,但很快,她发现,这段感情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杨晦的冷漠和厌倦逐渐显现出来。
当文树新怀孕后,杨晦对她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原本应该得到丈夫呵护的文树新,在怀孕期间却感受到了杨晦的疏远。当文树新顺利生产,并因劳累过度身体虚弱时,她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但杨晦依然不以为然,甚至嫌她娇气。最终,文树新不得不依赖朋友的帮助来照顾自己和孩子。然而,由于疏于照顾,文树新染上了肺炎,最终含恨离世。
文树新的死讯传来后,杨晦处理她的丧事非常草率,甚至仅仅给远在日本的文家人打了一个冷漠的电话,简单的几句话没有任何情感。杨晦的行为与文树新曾经对他所有的期待完全背离。而文树新则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面对感情时,千万不要过于冲动和盲目。
发布于:天津市淘操盘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公司,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